原材料价格猛涨、竞争对手降价 我国车企怎么“包围”?
中新网11月12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电池本钱上涨)导致长安轿车单车本钱添加0.5万到3.5万元,这些本钱都靠咱们企业本身来消化。”近来,长安轿车董事长朱华荣在2022我国轿车论坛上表明,电池价格不断上涨,现已导致直接面临C端的整车企业苦不堪言。\n\n 在朱华荣宣布上述观念的一起,动力电池首要材料之一——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已连续打破历史纪录。据上海钢联11日的报价显现,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继续上涨,中心价已达每吨58.75万元,迫临60万元关口。整车制作企业面临不断上涨的材料本钱,应当何去何从?\n\n\n\n材料图:动力电池出产车间。 宜宾市委宣传部 供图\n\n 原材料近两年涨超十倍 车企面临巨大本钱压力\n\n 跟着新能源轿车的快速开展,动力电池的需求水涨船高,进一步推升了相关材料价格。数据显现,在2021年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仅为每吨5万元左右,而到近期现已挨近每吨60万元,不到两年的时刻,涨幅逾越十倍。\n\n 跟着全球储能的订单开端放量,赛道敞开长时间的高增加,锂电需求量上涨将是未来的长时间趋势。据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使用分会研究中心总经理周波猜测,“2022年,全球锂电需求量将到达680GWh,2025年,全球锂电需求量将到达1178GWh。”\n\n 在朱华荣看来,除了供需联系外,还有其他要素在扰动相关原材料的价格。需求快速拉动,加之各路本钱恶性炒作等人为要素,使得部分卖家惜卖、买家囤货、中心商奇货可居。\n\n “上游原材料的炒作带来了产业链短期的困扰。”宁德年代董事长曾毓群亦持相同观念。\n\n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也使得新能源轿车制作企业在本钱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n\n “产业链本就利益分配不均不公,电池本钱上涨幅度,远大于技能前进给用户带来的价值。”朱华荣称,动力电池现已逾越整车本钱的四成,关于规划较小的车企,上述本钱则已过半。“这严峻影响到产品效益,对企业本钱形成极大扰动。”\n\n “这几年,企业经过技能晋级和计划优化,大幅降低了动力电池的价格,但由于本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把几年的尽力效果都吞掉了。”在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看来,原材料价格上涨让新能源车企在赢利方面的体现“落井下石”,进一步则将对轿车产业的开展形成危害。\n\n 近期多家车企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现,在全球车企中,单车赢利最高的是特斯拉,单车净赢利约为0.9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93万元),国内车企方面,比亚迪单车净赢利为0.99万元,上汽、长安单车净赢利分别为0.30万元和0.23万元。别的,车企2022年上半年财报显现,包含“蔚小理”在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单车净赢利仍是负值。\n\n\n\n材料图:刚下出产线的国产特斯拉正一辆辆有序停在工厂内。 殷立勤 摄\n\n 价格战开打?有车企降价“抢”商场 \n\n 尽管很多车企都承担着本钱上涨的压力,但由于赢利状况有所不同,各家体现也“截然不同”。\n\n 与此一起,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也为赢利空间大的车企供给了“首先出手”的时机,先下手为强打响“价格战”,进一步加重商场份额间的竞赛。\n\n 据特斯拉官方微博音讯,11月8日(含)至11月30日(含),购买现车及协作保险机构车险组合并如期完结提车,尾款可减8000元;12月1日(含)至12月31日(含),尾款可减4000元。\n\n 这是特斯拉对部分车型最高降价3.7万元后,再次推出的优惠政策。\n\n 上述优惠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业内人士剖析称,特斯拉此番降价颇有几分“价格战”的意味,也让部分新能源车企“进退维谷”。\n\n 一方面,相关新能源车企假如“不跟”,则面临销量下降,商场份额被抢占的局势;另一方面,假如“跟降”的话,本钱则会“压力山大”,进一步紧缩单车赢利率。\n\n\n\n材料图:轿车制作工厂总装车间。 张瑶 摄\n\n 我国车企应怎么应对“两层压力”?\n\n 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竞赛对手降价争夺商场的两层压力,我国品牌应当怎么破局?\n\n “我国品牌凭借新能源、智能化快速开展的春风,取得了杰出的开展势头,也迎来了换道超车的最佳时机,竞赛力在快速提高。”在朱华荣看来,进一步提高品牌价值,是我国轿车破局的要害所在。\n\n 中汽协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现,2022年10月,我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18.7万辆,同比增加23.5%,商场份额达53.2%,上升5.5个百分点;1-10月,我国品牌乘用车销量935万辆,同比增加26.1%,商场份额达48.7%,上升4.8个百分点。\n\n “本来咱们和合资品牌溢价在传统范畴有40%-50%的价差,在新一轮竞赛中,经过新能源、智能化的加持,价差快速缩小到20%-10%,有的溢价乃至现已逾越本来合资品牌,这是一个十分了不得的前进。”朱华荣进一步解说称,越来越多的年青用户开端信任并挑选我国品牌。\n\n 此外,针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车企本钱压力大的问题,朱华荣则表明,“应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及要害金属资源的收回使用,完善动力电池收回使用管理体系;推动新能源电控体系、集成式电驱、固态电池等一系列核心技能攻关;构建电芯、电池包标准化、模块化,提高通用化,降本增效。”(完)【修改:苏亦瑜】